智慧灯杆成改变交通现状的利器
随着科技的进步,路灯的使用场景也不再限于黑夜。在摄像头、太阳能电池板、显示器等硬件设备的加持下,其功能愈发多样化。而在5G、AI等技术的助力下,路灯还化身为具有“智慧”的交通辅助设备,助力城市交通的现状改善。
据采招网数据显示,2020年,智慧灯杆的中标信息只有330条;而2021年上半年,这一数据为475条,超过去年全年。就11月份来说,据不完全统计,已有超8个千万级以上的项目在招标。不得不说,2021是智慧灯杆产业的发展大年,单从智慧灯杆数量来说,今年智慧灯杆数量也是再创新高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智慧灯杆数量已经超过了26万!
近年来,城市治理逐渐由现代化向着精细化方向深入发展——大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,小到路边的一根灯杆,城市治理的重心正不断下移、力量不断下沉。从个别试点再到全国各地加入这一建设中来,智慧灯杆俨然成为走在智慧城市建设前沿的“潮流”。
从近三年的招投标项目平均中标金额来看,中标均价明显提升,单个智慧灯杆项目规模扩大趋势显现。2018年,平均每个项目中标价为0.13亿元;2019年,平均每个项目中标价为0.30亿元,同比增长136.59%;2020年,平均每个项目中标价达0.83亿元,较2019年增长178.98%。上亿级项目占比稳步增加。由此也可以看出,目前我国智慧灯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各地也不断有新的政策规划推出,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看好,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。
智慧路灯融合5G通信能力、海量设备接入能力、物联网数据采集传输能力,以及边缘计算感知能力,实现对车辆、人、道路等环境数据的集中传输和处理,建立车辆对智慧路灯、人、道路以及平台之间的交互体验。通过实时感知城市道路中的车、人、物变化情况,智慧路灯便可辅助车辆做出驾驶决策,实现了自动驾驶信息的低延时、行驶的高安全。简单而言,智慧路灯网络让自动驾驶汽车有了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。
胡同街巷空间紧张,高效整合杆件和电箱等市政设施,可以减少公共空间资源的浪费。另一方面,“多杆合一”,不仅是简单的杆件集成——小小灯杆,还可以变成胡同的“智慧大脑”。智慧综合杆,不仅可以将路名牌、标志标牌、信号灯、照明灯具、传感器、公安监控进行集合,还可以将5G基站、多媒体信息屏、安全报警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及公共广播、Wi-Fi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,实现“一杆多能”。
“多杆合一”目的只是为了合理、有序使用城市空间,美化道路环境,对道路沿线的路灯杆、交通设施杆、路名牌、导向牌等进行整合,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一种降本增效的手段,自然容易获得认同和推崇,而随着国家加快部署5G建设,也正是智慧灯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