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智慧路灯、智慧灯杆新闻资讯

智慧灯杆产业急需突破的三大瓶颈

   智慧灯杆具有诸多优势,以密布城市公路、街道、园区、社区等公共场所的市政路灯杆为核心,并结合物联网技术,搭载传感器、摄像头等各种数据采集设备及5G基站、显示屏、充电桩等便民服务设备。智慧灯杆既可以为智慧城市运行提供系统化、集成化的全域感知服务,又可以为5G的大规模部署提供优质的站址资源,能够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资源开放共享,提供多种便民服务,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。

图片1 (1).png

   世界各国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纷纷布局智慧灯杆。综观全球,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,路灯杆因具位置及供电系统两大优势,成为物联网在城市中的重点应用领域,随着物联网、5G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,智慧灯杆建设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,全球多地掀起建设高潮。

     目前我国智慧灯杆的建设以地方政策和规划为主,广东、湖南、海南、吉林、江苏、陕西、广西、重庆等地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,推动本地的智慧灯杆建设和发展;在技术层面,从2016年~2018年智慧灯杆发展的进展来看,智慧灯杆硬件集成技术已相对成熟,软件层面统一物联网管控平台也已经上市,但智慧灯杆想在智慧城市中发挥作用,软件方面的发展还有较长的路要走;

图片2 (1).png

     在试点建设层面,当前国内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重庆、广东、安徽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江西、福建、山东、辽宁、黑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海南、贵州、陕西、宁夏、香港、台湾24个省级行政单位开展了智慧灯杆相关试点建设。


图片3 (1).png



1、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圈

  基于智慧灯杆的城市信息化和5G微站建设涵盖了物联网、5G微基站、传感器、摄像头、照明、显示屏、充电桩等各种技术以及设计、研发、施工、运维等环节,涉及包括各类设备的制造商、系统集成商、施工单位、运营单位等诸多产业领域,各产业领域间的差异性较大,各产业领域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,尚未形成产业合力,需加快建立包括设备制造商、系统集成商、施工单位、运营单位、电信运营商等在内的健全的智慧灯杆产业生态。

2、加快并统筹制定智慧灯杆相关标准

  一方面,尽快启动搭载城市信息化设备设施和5G微站的智慧灯杆标准制定工作,制定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城市信息化和5G及其延伸业务对站、电、传的需求。同时,要做好预研工作,按照兼容、开放、共享、可扩展、前瞻性等原则,逐步建立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等,使其能够适应未来5~10年的发展。另一方面,要从智慧城市及未来5G业务发展趋势出发,统筹考虑,定义好关键接口标准,指导产业伙伴,减少定制化设计,在产业初期减小对接难度,加速发展。

3、尽快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5G智慧灯杆商业模式

  当前智慧灯杆商业模式还不成熟,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。智慧灯杆的规模落地,需要基于健康的生态架构和良好的商业模式。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EPC、BOT、BOO三种模式,EPC由政府投资和运营,BOT由政府委托社会资本建网运营,BOO由企业投资和经营,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的差异,商业模式不能简单套用,我国在目前处于试点阶段,要不断地实践与总结,尽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5G智慧灯杆的商业模式。


新闻热点